BloggerAds-分享,創造你的價值分享,創造你的價值

文章圖片
SmartM
社群經營

6種方法提高FB社群經營互動率

2018年7月30日

【SmartM解讀】提升社群網站上與受眾的互動,與Po文的時間、形式,有著密切關聯,把握po文關鍵,才能有效提升社群互動率吧! 根據2016年初的統計資料結果,Facebook有將近16億的經常性使用人口,其中更高達10億人每天都使用Facebook,而在這之中,46%的人從未使用桌機或是筆電登入,相當大比例的人是透過手機、平板等行動裝置進入Facebook的世界。 除了全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Facebok的優勢外,Facebook同時也是提供內容的平台,因此不論對B2B 和B2C品牌業者或是跨境電商來說,掌握Facebook就等於獲得行銷中最不可或缺的利器,也是為什麼Facebook成為許多業者最主要的廣告平台(FB廣告行銷的5大關鍵,如何提升轉換率和投資報酬率)。  然而,要如何有效的運用Facebook增加和使用者的互動呢? 根據BuzzSumo調查3000萬個品牌,在Facebook專頁超過十億則的貼文中,整理出以下6個關鍵。 哪種類型的貼文最引人注目? Instagram × Facebook 的效果是…. 最佳貼文描述字數和文章長度應該是… 標籤功能(# hashtag)要用嗎? 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最適合發佈貼文? 星期幾最適合發佈貼文? 1.最佳類型的貼文: 發問、連結、圖片、免費贈品、影片、折價券或折扣優惠 你通常都是用哪種方式發佈貼文的呢?文字?圖像?影音? 根據統計,運用問題與圖片的貼文會比使用影像、連結等其他方式更能抓住讀者目光,獲得更高的互動。 可由下圖看出幾種不同類型的po文所獲得的迴響效果。其中以提問和圖片的效果最好,整體的涉入程度比起其他類型種類的po文來得高出許多,而張貼影片則得到較多的分享次數,贈品獲得的評論最多。 不過最佳的效果還是以圖片或影片搭配問句的形式最佳,根據調查顯示,提問搭配圖示,比起純粹提問能增加4倍的互動。 2.透過Instagram發布圖文並茂的貼文 一般來說,透過臉書直接投放會比跨平台投放獲得更多互動,如影片直接置入的互動率會比透過Youtube分享多六倍,引發更大的迴響。 但十分有趣的調查結果是,透過Instagram打破以往跨平台會使互動率降低的慣例。 從Instagram同步在臉書上張貼圖片,所獲的的按讚次數和整體互動都較單純從Facebook張貼訊息來得高出23%。如果你的行銷策略是以圖片為主的吸引消費者,那麼Instagram絕對是你必要的幫手,以利在臉書上獲得更廣泛的迴響。 3.最佳的文章長度與貼文描述字數 根據下圖統計資料結果,你可以發現,Facebook的使用者事實上是不排斥閱讀長篇文章的,文章的字數以1000~3000字為佳,但文章字數過長或過短,互動情形相形之下就會打折許多,其中又以少於1000字的文章結果差異最為明顯。 不過最佳的貼文描述字數則越短越好,根據下圖的調查結果顯示,貼文中的字數與互動程度呈反比,當隨著貼文的字數增加,與讀者的互動便隨之下降,貼文描述盡量在50字以內,最好不要超過100個字。 因此Facebook上最能引人注目的優質貼文,應該是在越短的字數內,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和增加他們的好奇心,然後再引導他們至你的文章中閱讀較長篇的資訊。  4.不要使用標籤功能(# hashtag) 你會在Facebook貼文中用標籤功能嗎? 雖然Facebook有意想向Twitter與Instagram學習,推出標籤功能將貼文內容分類,然而使用率卻相當低,同時,據調查顯示,臉書的使用者比較不偏好使用標籤功能,使用hashtag反而會降低34%的涉入程度。  5.發佈貼文的最佳時刻 發佈貼文的目的是盡可能讓越多人看到,因此互動也會順勢增加,然而若每個專頁都在同個時段發佈的話,不可避免會相對競爭許多,也因此你的貼文會較難脫穎而出。 根據調查的資料結果,最適合美國的消費者的張貼文章的時間在晚上9~11點,法國則是晚上11點到深夜,早上10~12點則是最不適合的時段。 在一天24小時的貼文與互動程度統計圖中可以發現,當張貼的資訊越多時,人們的涉入程度越低,這是因為在尖峰時刻有大量的資訊流,讓人們比較容易忽略細節,因此涉入程度也就相對的低。而晚上9點到午夜12點是最能獲得大量互動的時間點,與一般品牌發佈貼文的時間正好相反,因此若能把握發佈貼文的黃金時間,不但競爭程度降低,更能大大提高互動率。  6.選對日子發佈貼文讓你事倍功半 每一次的貼文發佈無疑是希望獲得最大的互動率,然而根據調查,周一至五工作天與Facebook使用者的互動率無顯著差異,然而,在周末發佈的貼文卻比平日獲得更大的迴響,其中週日的效果又更勝週六一籌,平均有401.75次。這樣的結果或許是因為一般人在假日有較多時間使用Facebook,同時,品牌貼文較少在假日發佈,所以,如果想要更有效率獲得互動率,把你重要的文章排程在週末的時候張貼吧! 發現應該如何在Facebook貼文的祕密了嗎? 簡而言之,要增加臉書上與粉絲的互動或是帶來人氣,萬萬注意Po文的時間、長度、形式,雖然雖然BuzzSumo的調查只有在美國地區,但其實只要掌握以上幾點,不管在任何地區也都適用,大家快把握最佳時機與小技巧,讓你的品牌專頁得到大量的互動率吧!

文章圖片
SmartM
網路趨勢

全民瘋直播!3個原因,看懂為何直播購物風靡中國

2018年7月11日

【SmartM解讀】現今在中國裡,除了一般的電商平台以外,直播購物成為消費者其他的新選擇。藉由網路上的口碑行銷,使其成長速率之快,今年已比去年成長32%,而品牌在未來行銷策略上可以有著更廣的路。 除了傳統的電商平台,現在在中國還悄悄興起了一種新的線上消費模式:直播購物。 這股直播熱潮,從非商業活動吹起,成長為44億美元的黃金市場。根據勤業眾信估計,2018年中國的直播流量收入將達到44億美元,比2017年成長了32%。回溯起源,原本在中國興起的直播是非商業性的,為年輕人提供技巧或表演平台,只是類似於YouTube在美國扮演的角色,但近年來品牌與企業開始注意到這個絕佳的平台,能夠商業化並給消費者別於以往的體驗和選擇。 真實與互動感,消費體驗升級 有別於一般的網路購物,直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:店家可以向消費者直接展現商品的各種功能,例如:服飾的實際穿著效果、一些家電用品等等的試用;而消費者也可以匿名向店家提問、討論多種產品,整體的體驗是非常沉浸式、互動性的。 此外,直播的真實性也是讓中國消費者廣為愛好的原因。由於中國地區的電視都是國有的,大部分的購物節目都可預測情節和主題,廣告更是編寫好腳本,在廣告真實性無法辨別的情況下,同儕消費者的評論對中國買家的影響非常大。而直播購物的方式正好能夠讓他們見到產品最真實的樣貌,雖然過程可能有所排練,所請來的名人也具一定知名度,但情緒上的反應仍然是非常直接的,直播購物在中國可以說是融合了廣告與真人節目秀,給消費者體驗上的新升級。 品牌響應觀眾,賦予產品塑造控制權 除真實感之外,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的角色與以往的購物體驗不同,他們可以透過問題和測試要求等等來試探產品的功用;也就是說,在直播中這些品牌時常需要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來設計整個流程,整個過程與其說是產品演示,更貼切的就像是商品測試,消費者在過程中能夠享有控制權。 因此,直播也較沒有像在其他購物方式中大肆宣傳、廣告的情節,隨著消費者對於精緻和品味的要求提升,中國的直播採用的是家人朋友般的聊天模式,顯示出消費者的選擇,變相成了直播文化和產品的塑造者。 適合多種類型產品,推廣口碑行銷 直播由於真實的體驗性和互動性,適合許多類型的產品。目前中國最大的直播產業類別是美容美妝品牌,且有研究顯示,三分之二的美妝品牌會在天貓上舉辦直播活動,更有14%的品牌會使用至少4種不同的平台。 值得注意的是,越來越多的利基型產品開始投入直播購物,由於他們較無法在大眾市場創造共鳴與風潮,直播的方式確保了產品功效的展現和真實體驗的宣傳,更能夠精準有效的將利基市場中有限的消費者聚集、並成功將流量轉為實質購買銷售。 對於不同類型的產品,直播也產生口碑。由於這種聊天式、注重客戶需求體驗的購物模式很容易學習,消費者能夠輕易內化品牌的價值主張,將產品用相同的模式介紹、推薦給他人,而這也是品牌所樂見的。透過直播,變相的用消費者自己選擇的方式教育他們產品知識,更讓品牌透過口碑行銷贏得更大的流量。

文章圖片
SmartM
社群經營

社群小編不煩惱!5訣竅寫出切進用戶心坎的動人文案

2018年7月30日

【SmartM解讀】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好的內容和好的技巧。而社群小編便要發揮敏銳的觀察力,寫出優秀的文章。踩中痛點,令用戶改變思考、令品牌獲得更多追隨者。 寫一篇好文章需要兩件事:好的內容和好的技巧。在網路上寫作時,任何人都可以寫點東西,貼出來,然後稱之為文章。社群小編撰寫的貼文、品牌文章面臨競爭——在數位時代,文章的定義已經變得非常模糊,然而,好與壞之間的界限卻更加明確。 良好的內容其實很容易完成,每個人都有有趣的事情要說,而社群小編就是要發揮敏銳的觀察力,寫出一篇篇優秀的文章。踩中痛點,就可以令用戶改變思考、令品牌獲得更多追隨者。 1.降低閱讀難度,用字淺白好懂 好的商家永遠是開門迎客,好的文章也應該在第一二句話就向讀者揭示重點。試想:如果一名飢渴的旅人,走向沙漠的大城討杯水喝,他是希望城門大開暢通無阻呢?還是需要一步步推開厚重城門,甚至累倒在半途呢?內容行銷亦是如此,降低閱讀門檻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 社群貼文和品牌文章的開頭應該簡潔有力,內文最忌半文半白,也不應該中英夾雜,建議用通順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可以迅速瀏覽,並適當運用成語或特殊符號強調重點。 X:外部連接發前人之未想!4大策略創造品牌自然流量無憂矣! X:External Links新玩法!4大策略創造品牌Natural CTR新來源 O:【外部連接新玩法!4大策略創造品牌自然流量新來源】 2.保持段落簡短,文章視覺乾淨清楚 新聞標題與報紙刊頭為何都只有12-14字?因為讀者一眼掃過,最舒服也最容易記住的字數恰恰就在15字以內。如今網際網路使得內容發佈再不受版面限制,然而同樣的道理仍然適用。動輒超過20-30字的長標題,縱然使得文章有更多被搜尋的機會,卻也會讓讀者不知所云。 在長文閱讀中,以3-5行為限,再多就會令讀者直接跳過大段;另一方面,保持行距,適當空一行令文章版型在社群媒體刊登時更簡潔。注意!簡短意味著精確、強力,就像1小杯龍舌蘭,絕對比1小杯啤酒更辛辣、更有味! 3.小標提示關鍵字 用字與分段都達到簡潔的要求之後,不妨加上小標題,讓讀者更能進入情境。讀者已經對社群小編的內容感興趣,也因為版面乾淨而閱讀體驗非常良好,加上小標可以讓讀者更迅速理解文中所述觀點。 Google搜尋引擎的原則有一項值得注意:文中有特殊符號和數字更容易出現在搜尋結果前列。因此小標就告訴讀者需要的答案,並適時地加入數字和符號。社群小編是否用心?只要觀察有沒有替讀者提煉文章重點的小標就知道! 4.擺脫條列式,説故事更好記。 孩童聽著爸爸媽媽的床前故事睡著;成長需要老師、朋友說他們的人生故事,故事讓記憶更持久,社群小編撰寫貼文時,把握住這點原則:說故事比條列式更容易讓人記住。 條列式文章看似清晰,實則轉眼就忘。中國問答網站知乎最熱門的回覆無一例外,都是該名回覆者的真實故事,縱使文章很長、卻因為其故事性讓讀者更容易沉浸其中。社群小編結合品牌故事,在日常貼文加入故事會更讓受眾記憶更持久。 5.貼文、動態和品牌文章都適用,隨時隨地實踐。 文案包括社群貼文、動態,還有長篇文章如品牌故事、產品介紹等。社群小編掌握上述原則以後,可以隨時隨地展示這些技巧,融合在每一篇與讀者互動的文字當中,保持品牌一致形象,固定頻率地接觸受眾是最有效的方法,經營社群,最忌諱的就是因為一時懶惰,而自由發文,導致品牌形象丕變,這就得不償失了。 讀者每天被數以萬計的訊息轟炸,社群小編撰寫文案時,點點滴滴都為讀者考慮,方能獲得讀者青睞,繼而獲得更多感動讀者、說服讀者的機會!

文章圖片
SmartM
社群經營

6種方法提高FB社群經營互動率

2018年7月30日

【SmartM解讀】提升社群網站上與受眾的互動,與Po文的時間、形式,有著密切關聯,把握po文關鍵,才能有效提升社群互動率吧! 根據2016年初的統計資料結果,Facebook有將近16億的經常性使用人口,其中更高達10億人每天都使用Facebook,而在這之中,46%的人從未使用桌機或是筆電登入,相當大比例的人是透過手機、平板等行動裝置進入Facebook的世界。 除了全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Facebok的優勢外,Facebook同時也是提供內容的平台,因此不論對B2B 和B2C品牌業者或是跨境電商來說,掌握Facebook就等於獲得行銷中最不可或缺的利器,也是為什麼Facebook成為許多業者最主要的廣告平台(FB廣告行銷的5大關鍵,如何提升轉換率和投資報酬率)。  然而,要如何有效的運用Facebook增加和使用者的互動呢? 根據BuzzSumo調查3000萬個品牌,在Facebook專頁超過十億則的貼文中,整理出以下6個關鍵。 哪種類型的貼文最引人注目? Instagram × Facebook 的效果是…. 最佳貼文描述字數和文章長度應該是… 標籤功能(# hashtag)要用嗎? 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最適合發佈貼文? 星期幾最適合發佈貼文? 1.最佳類型的貼文: 發問、連結、圖片、免費贈品、影片、折價券或折扣優惠 你通常都是用哪種方式發佈貼文的呢?文字?圖像?影音? 根據統計,運用問題與圖片的貼文會比使用影像、連結等其他方式更能抓住讀者目光,獲得更高的互動。 可由下圖看出幾種不同類型的po文所獲得的迴響效果。其中以提問和圖片的效果最好,整體的涉入程度比起其他類型種類的po文來得高出許多,而張貼影片則得到較多的分享次數,贈品獲得的評論最多。 不過最佳的效果還是以圖片或影片搭配問句的形式最佳,根據調查顯示,提問搭配圖示,比起純粹提問能增加4倍的互動。 2.透過Instagram發布圖文並茂的貼文 一般來說,透過臉書直接投放會比跨平台投放獲得更多互動,如影片直接置入的互動率會比透過Youtube分享多六倍,引發更大的迴響。 但十分有趣的調查結果是,透過Instagram打破以往跨平台會使互動率降低的慣例。 從Instagram同步在臉書上張貼圖片,所獲的的按讚次數和整體互動都較單純從Facebook張貼訊息來得高出23%。如果你的行銷策略是以圖片為主的吸引消費者,那麼Instagram絕對是你必要的幫手,以利在臉書上獲得更廣泛的迴響。 3.最佳的文章長度與貼文描述字數 根據下圖統計資料結果,你可以發現,Facebook的使用者事實上是不排斥閱讀長篇文章的,文章的字數以1000~3000字為佳,但文章字數過長或過短,互動情形相形之下就會打折許多,其中又以少於1000字的文章結果差異最為明顯。 不過最佳的貼文描述字數則越短越好,根據下圖的調查結果顯示,貼文中的字數與互動程度呈反比,當隨著貼文的字數增加,與讀者的互動便隨之下降,貼文描述盡量在50字以內,最好不要超過100個字。 因此Facebook上最能引人注目的優質貼文,應該是在越短的字數內,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和增加他們的好奇心,然後再引導他們至你的文章中閱讀較長篇的資訊。  4.不要使用標籤功能(# hashtag) 你會在Facebook貼文中用標籤功能嗎? 雖然Facebook有意想向Twitter與Instagram學習,推出標籤功能將貼文內容分類,然而使用率卻相當低,同時,據調查顯示,臉書的使用者比較不偏好使用標籤功能,使用hashtag反而會降低34%的涉入程度。  5.發佈貼文的最佳時刻 發佈貼文的目的是盡可能讓越多人看到,因此互動也會順勢增加,然而若每個專頁都在同個時段發佈的話,不可避免會相對競爭許多,也因此你的貼文會較難脫穎而出。 根據調查的資料結果,最適合美國的消費者的張貼文章的時間在晚上9~11點,法國則是晚上11點到深夜,早上10~12點則是最不適合的時段。 在一天24小時的貼文與互動程度統計圖中可以發現,當張貼的資訊越多時,人們的涉入程度越低,這是因為在尖峰時刻有大量的資訊流,讓人們比較容易忽略細節,因此涉入程度也就相對的低。而晚上9點到午夜12點是最能獲得大量互動的時間點,與一般品牌發佈貼文的時間正好相反,因此若能把握發佈貼文的黃金時間,不但競爭程度降低,更能大大提高互動率。  6.選對日子發佈貼文讓你事倍功半 每一次的貼文發佈無疑是希望獲得最大的互動率,然而根據調查,周一至五工作天與Facebook使用者的互動率無顯著差異,然而,在周末發佈的貼文卻比平日獲得更大的迴響,其中週日的效果又更勝週六一籌,平均有401.75次。這樣的結果或許是因為一般人在假日有較多時間使用Facebook,同時,品牌貼文較少在假日發佈,所以,如果想要更有效率獲得互動率,把你重要的文章排程在週末的時候張貼吧! 發現應該如何在Facebook貼文的祕密了嗎? 簡而言之,要增加臉書上與粉絲的互動或是帶來人氣,萬萬注意Po文的時間、長度、形式,雖然雖然BuzzSumo的調查只有在美國地區,但其實只要掌握以上幾點,不管在任何地區也都適用,大家快把握最佳時機與小技巧,讓你的品牌專頁得到大量的互動率吧!

文章圖片
SmartM
社群經營

社群工具效益何在? 從200則貼文實驗,解析4大社群經營要點

2018年3月2日

【SmartM解讀】來自200則貼文的實驗結果:第三方社群工具對貼文觸及並不會產生負面影響,社群互動效益最終仍回歸參與度。 許多社群經營者都會透過第三方社群工具管理帳號,同時,社群經營者也出現很多聲音,質疑第三方社群工具可能會影響到貼文的觸擊率。為此,社群管理平台Buffer分別採用直接發文和使用第三方工具兩種模式,在Facebook、Twitter以及Linkin上先後發布約200則貼文,並分析貼文結果,同時也透過這個實驗整理出社群經營最重要的四大關鍵。 1.破除迷思》第三方社群工具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為了避免特定第三方社群工具帶來對觸及率和參與度的影響,社群管理平台Buffer分別使用Buffer、Hootsuite和CoSchedule等三種不同的工具,並在Facebook、Twitter和Linkin三大社群平台同步發文。除此之外,如果一個帳號在短時間內不斷發佈類似的貼文,頁面的觸及率也會大幅下降,為求公正,Buffer讓連結、影片以及圖片三種貼文類型交替出現,確保貼文發送時間的一致性。 最後統計發現,不論是在哪個平台上,透過第三方社群工具所發布的貼文觸及率並沒有特別低,有些甚至高於直接發布的貼文。 ↑Buffer統計兩種不同的方式在Facebook、Linkin和Twitter的觸及率 2.內容才是影響貼文參與度關鍵 根據這次實驗,Buffer還發現,想要讓貼文觸及更多的用戶,比起發佈時間和頻率,貼文內容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。社群經營不能光靠優惠資訊來吸引消費者,事實上,過度的推銷反而會使用戶感到反感。近幾年,歐美社群經營越來越流行所謂的「內容策展 (Content Curation)」模式,意即品牌應該擔任資訊的篩選者,透過分析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,迅速找出他們最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並分享,讓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最大的價值。 在過去的經驗中,內容策展的貼文平均也獲得較高成效。目前,有許多工具可以在網路上快速蒐集特定類型的文章,再搭配第三社群工具進行管理,讓社群經營者可以用最少的時間整理並獲得資訊,最大化投資報酬率。 3.影片在不同平台上都有著顯著的優勢 根據社群平台的演算法,不論在Facebook或Twitter上,影片的觸及率皆為最高。在Facebook上,影片的觸及用戶數甚至是圖片的兩倍,效益相差甚大。事實上,影片已成為最受用戶喜愛的媒介,根據統計,Facebook上影片總瀏覽時間高達1億小時,Youtube全球每日瀏覽次數更突破49億,再再證明影片時代正式來臨。雖然影片可以讓用戶高度參與,然而製作的過程較為費時費力,也因此Buffer歸納能增加影片效益的方法,讓企業經營影音可以事半功倍。 在Facebook上,85%的用戶看影片時不會開聲音,因此影片一定要附上字幕,讓用戶更方便了解影片內容。另一方面,由於行動上網成為主流,相較於傳統長方形的影片,1:1的正方形影片較符合手機介面,平均觀看次數也多出30-35%。最後,企業一定要記得為影片加上吸引人的字幕,再搭配高畫質,盡可能優化用戶體驗。 4.使用第三方社群工具,節省PO文成本 任何社群經營者都知道,想要創造出吸引人的貼文,背後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透過第三方社群工具,不僅可以讓人更輕鬆地管理貼文、排定發文時程,更可全面性地分析貼文成效。現階段而言,使用第三方社群工具並不會造成其他負面效應,在可以減輕行銷人員負擔的前提下,何樂而不為呢?社群人員可以更專注於貼文內容上,同時嘗試其他多元、有創意的貼文模式,持續維持品牌觸及率!

文章圖片
SmartM
網路行銷

深耕台灣市場、回攻桌機,LINE要用「生態圈」概念打天下

2018年3月9日

【SmartM解讀】透過在地生態圈、內容生態圈與行銷生態圈,LINE 2018將深耕台灣,在1900萬活躍用戶中做更多加值、優化服務。 企業往往依附於一個產業,連結四面八方的合作夥伴與競爭者,形成一個生態圈,而LINE在台灣擁1900萬活躍用戶,從通訊軟體出發,不只在自家產品內部打造生態圈,也在這個生態圈之下創造更多產品,將「生態圈」的概念植入產品DNA。 在地生態圈:深耕台灣,強化在地結合 從企業資源投入的角度來看,LINE要深耕台灣,從2017年就有跡可循。首先是8月參與了Appier的C輪募資,再來是10月完成併購嚮網科技,完成LINE在台灣首樁併購案,接著則是12月宣布投資一卡通票證公司,成為主要股東,以進一步發展電子支付相關應用。 在強化在地結合方面,「2018選舉專案」是代表性的計畫之一。結合LINE通訊軟體與LINE TODAY新聞資訊的特性,2018年九合一選舉LINE將規劃候選人LINE@帳號,並在LINE TODAY設立選情專區,將資訊與選民意見一次整合,在強化在地結合的同時,走入台灣用戶的生活大小事。 內容生態圈:新版LINE TODAY設桌機版,融入影音 2017可說是LINE TODAY來勢洶洶的一年,2018 LINE TODAY還要以內容為基底優化,回攻桌機。據LINE統計至2018年1月,以行動通訊軟體出身的LINE,在全球已有40%的桌機版活躍用戶,看見LINE桌機裝置的發展潛力,新版LINE TODAY不僅加入LINE桌機版選單,也設立自己的網站,不再僅限於LINE App中觀看。 回頭看LINE TODAY回攻桌機,一方面是在App中成長太快,另一方面是影音正抓緊消費者目光。快速成長的LINE TODAY,如今已有1800萬的活躍用戶,2018年2月的花蓮大地震新聞推播,一舉創下40萬人同步在線紀錄,要迎接下一波大幅成長,LINE TODAY必須走出App,以內容為入口,創造更大的內容生態圈。 2018年,LINE TODAY正計畫著不同形式的內容應用。內容合作夥伴達到280家的LINE TODAY,每天供應2000則內容、超過20種類別,隨著直播與影片熱潮興起,LINE LIVE直播功能也上線,由LINE LIVE、短影片、LINE TV依序提供不同即時性的內容。 行銷生態圈:立體化行銷,串接O2O場域 2017年,LINE的廣告事業成長超過兩位數,如此成長的背後,LINE還沒用到龐大的用戶數據。2018年開始,LINE開放比對(Mapping)、Look Like與再追蹤(Retargeting),廣告主可以將會員資料與LINE用戶比對,用Look Like找出相似受眾,並鎖定目標再追蹤行銷。 除線上行銷,線下的場域行銷也隨著Beacon被開拓出來。以台灣賓士為例,利用LINE Beacon在店內推播訊息,顧客到達店面後,便可透過藍芽免費獲得一組企業合作貼圖,獲得不同的線下消費體驗。 而LINE對Beacon的期待,除定點場域外,還包括移動場域的行銷。2017年,LINE和台北捷運合作,抓住用戶通勤的場域,用Beacon進行定點行銷,2018年,LINE購物則和台灣大車隊合作,在車子上佈建Beacon,讓搭車的民眾在移動同時也獲得資訊、進行抽獎,從線上到線下、定點到移動,LINE要讓行銷立體化,串接用戶各種O2O場域。

文章圖片
SmartM
網路行銷

Facebook廣告效益欠佳?先改善4個常見問題

2018年3月13日

【SmartM解讀】依據臉書廣告不同的成效反應,行銷顧問專家指出高點擊、互動多卻轉換低的調整方式,並列出相關性分數低的解套方法。 在這個社群軟體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時代,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在社群軟體上投放廣告,藉此觸及大量地潛在用戶。在台灣,社群使用又以Facebook為大宗,隨著近年來演算法的調整,許多時候,即便品牌花了錢,社群廣告效益卻欠佳。為此,線上行銷顧問公司Perry S. Marshall & Associates創辦人兼CEO Perry Marshall整理出4種Facebook廣告表現不佳的常見情況,並提供改善的方法。 1.轉換率低》確認每個頁面的FB像素,避免錯誤數據 廣告上架24-48小時後,廣告仍維持0轉換率,先別驚慌,也許是Facebook像素出了問題,首先應該檢查每個零轉換率的網址,確認像素存在,並到廣告管理系統中確認像素ID的正確性。如果這些都做到了,不妨檢視Call-to-action所連結的頁面,確保連結的正確性和網頁有無確實運作。 2.高點擊率,但頁面轉換率低》修正頁面內容,調整廣告受眾 所謂的點擊率,指的是看過廣告後點擊連結的人數百分比,一般而言,點擊率超過1%即算表現優異。另一方面,廣告中還有一個相對應的指標,就是所謂單次點擊成本(CPC),在B2C的廣告中,CPC大多低於0.5美元,而針對企業受眾的廣告中,CPC則低於1美元。就表面上看來,廣告呈現高點擊或低CPC,看起來似乎是好事,然而若是在頁面轉換率極低的情況下,這樣並未達到廣告真正的效益。 想要改善這樣的問題,廣告主應從轉換頁面、廣告一致性以及受眾定位三個方面著手。如果頁面轉換率低於10%,這代表用戶點擊連結進入頁面後便直接跳出,轉換頁面也許是罪魁禍首,試著重新調整轉換頁面的設計,並確認註冊連結、購買連接都是正確的,藉由這些調整讓轉換率提升至20%。另一個造成這類問題的可能原因是廣告一致性,所謂的廣告一致性,就是廣告頁面所撰寫的內容是否和連結的內容相符,或者兩者調性是否一致,這雖然最難以察覺,卻非常容易調整,在優化廣告時,品牌應確保登陸頁面資訊的一致性,避免讓用戶點進連結後有受騙上當的感覺。最後,也有可能是廣告瞄準了與目標客群毫無關聯的市場,消費者會因為對商品或服務不感興趣而離開,企業主也應避免犯類似的錯誤。 3.讚數分享多,但轉換率低》檢視用戶被吸引的原因,增強貼文CTA字句 當一則廣告的互動率很高,貼文擁有許多留言和分享,照理說貼文轉換率應該也有一定的水準,然而事實上高參與但低轉換的廣告貼文時常出現,而這並不是好現象。面對這類情況,首先要先審視廣告文案、Call-to-action的句子是否不夠顯眼,或者沒有吸引用戶點擊的誘因。再來要從用戶的角度檢視廣告主題,能造成高參與的廣告,一定有吸引人之處,而吸引用戶的點不一定是廣告主預期的內容,也許是因為用戶專注在錯誤的地方,以致於忽略了連結,並導致轉換率低落,如果是這樣,企業必須重新設定並找尋廣告素材。 4.相關性分數低》重新設定廣告受眾,增加貼文能見度 Facebook廣告中,有一個十分特別的指標──「相關性分數」。所謂的相關性分數,代表的是廣告和目標受眾之間的相關程度,Facebook會依據廣告受眾對廣告的回應,給予介於1到10的評分。如果用戶看到廣告後按讚或者留言、分享,代表他們喜歡這則廣告,相關性分數便會提升;相反地,當用戶選擇隱藏甚至是檢舉該則廣告,這代表受眾不樂於看見此篇貼文,相關性分數自然會降低。 相關性分數的高低當然不是判斷廣告成效的唯一依據,然而當相關性分數低落(正常來說,相關性分數應高於7),連帶可能影響廣告的轉換率以及單次轉換成本,觸及人數也會減少。想要提升相關性分數,首先應重新檢視廣告受眾,也許是原本的受眾範圍過於廣泛,沒有準確匹配到目標客群;另一方面,也可以從廣告的文案和圖片進行調整,讓內容更貼近消費者慣用語法或生活情境,藉此提高目標受眾的互動意願。

文章圖片
SmartM
社群經營

有實力卻不懂自我行銷?30分鐘擬定「個人品牌」計畫

2019年11月15日

【SmartM解讀】利用三個步驟、三十分鐘的時間,從評估自己的特點、找出改善標的、針對缺點修正,有系統的建立個人品牌,利用人脈及個人品牌,為創造職場人生更多的機遇。  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,當走到求職、轉業或爭取升遷甚至創業這類人生轉折點,就愈發感覺到人脈與個人品牌的重要。無論LinkedIn更新或是臉書上的「關於我」,乃至於正式自介文件,都是展現自己的重要管道,但到底該寫些什麼?如何著手?   資深專欄作家Marietta Gentles Crawford提供了一個快速建立個人品牌的方式,只要利用三個步驟共三十分鐘就能規畫出一套計畫,有系統地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。     第一個10分鐘:評估自己突出的特點   第一步必須先傾聽內心聲音並評估自身能力優劣,而不盲目跟從專家或親友意見。這樣評估能建立屬於自己的「獨特銷售主張」(USP,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),讓你的目標客群能更準確地了解你。   Marietta Gentles Crawford提出了以下五項問題來進行個人評估,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,卻是了解自己的快速捷徑。 你對什麼感到熱情? 先傾聽自己對哪些工作具有渴望,並了解自己是否真的享受在這份工作中。 你的核心信仰/座右銘是? 座右銘就是一種個人使命,它將能引領你透過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務。 你最突出的能力優勢為何? 審慎評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與優勢,讓你在闡述時更有自信。 在團隊中,你屬於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? 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都有其重要性,而關鍵是要與自身能力相符,以期發揮最大效益。 你的同事怎麼評論你? 勇敢地問吧!了解過往同事對你的評價,發掘自己忽略的問題或天賦,進一步實踐在未來工作上。     第二個十分鐘:與過往比較,找出改善標的   在進行自我反思與評估後,接著要與現有形象比較,並快速找出修正的目標。快速的檢驗方式是當別人在閱讀你的LinkedIn時,他們必須能快速從你的資料中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,如此一來就不會過度推敲或甚至誤解。   你可能會想,十分鐘怎麼可能完整的瀏覽所有頁面並找出改善標的呢?其實多數人不會花過多時間在瀏覽頁面,因此重要的是找出能展示個人特色的部分作加強和修正。以LinkedIn為例,填妥個人基本資料,並且加強對感興趣的產業或事物的連結性,以追蹤或分享等方式呈現;以Twitter為例,除了默默關注外也應當主動給予評論,或成為領域中的內容產出者。   依照此準則,穩定和持續的經營是非常重要的。每天都必須捫心自問, 我還缺少些什麼資訊?我還可以再新增哪些資訊?      第三個十分鐘:針對缺點,建立修正計畫   建立個人品牌並不是一次性的任務,一旦找出改善標的和方向後,必須每天都要花一些時間做經營與更新。建立計畫能夠讓經營更規律和切入要點,每天也只要固定的十分鐘,就可以讓你經營出響亮亮的個人品牌!   Marietta Gentles Crawford提供以下範例作為起步的參考 星期一:列出這周想進一步了解的人物或事件清單 星期二:直接實踐星期一建立地計畫,實際聯繫人物或搜尋事件 星期三:尋找與對應產業相關的文章,分享並評論它 星期四:設立對工作或個人品牌經營的改善目標並持續實踐和分享 星期五:檢討這一周的計畫,修正並起草下周的內容      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為自己客製化一個舒適且可持續的計畫並持續修正是非常重要的。即使無法每週完成計畫,每兩周完成一次成效也會十分顯著。結果並不會隔夜見效,但長期下來會得到極佳的效益。